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由于伤势都比较严重,整个急诊科的医生护士全体冲锋上阵,好在经过数小时的全力抢救3人均脱离了生命危险,这时所有人才算松了一口气。类似的情况经常在这个狭长的走廊里发生,寒来暑往,已记不清多少次打开过抢救室的大门。
黔西 在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中,有一位大眼睛护士,她就是今天的主人公。秦静,30岁,潢川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,从事护理工作已经10年时间,同时她也是一名现役军嫂。
黔西 2008年她结识了自己的丈夫,经过了大约4年的爱情长跑,两人终于在2012年完婚。
黔西 作为一名军人,她的丈夫身上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,一年之中能回来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。无论是恋爱还是到结婚,他们俩大部分时间一直都算是在“异地恋”。
2013年,秦静和丈夫的爱情结晶出生了,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儿,到现在已经四岁。
丈夫常年在外保家卫国,只有在很短的休假时间才能回来看看,她也渐渐习惯了一个人既当妈又当爹的日子,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女汉子。
黔西 这是一家三口难得能同框的时候,女儿看到爸爸的样子也大多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屏幕。她一边给女儿梳着头发,一边看着丈夫,虽相隔千万里,心却不分毫厘。
由于工作性质,经常黑白颠倒,照顾孩子日常生活大部分也就落在了公公婆婆身上。有一回丈夫问女儿妈妈平时都在干嘛,女儿说平安365栏目急诊24小时:“上班和睡觉”。自觉亏欠女儿太多,但凡有时间她就会带女儿出去玩,想多陪陪女儿。
上班时间快到了,扒拉完碗里的饭就得抓紧时间去医院接班,好像这样的日子也很充实。
换好工作服装后,每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下护士站的卫生。这样工作起来能保持好心情,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每一位病人。
大部分人都是以简单直白的规则区分医院的职业:医生是看病的,护士是打针的。所以,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,护士是一个容易被误解的行业,一个活在医生光环下的职业。
黔西 护士的工作绝不仅仅是扎针抽血,还有疾病的观察和护理。护士除了技能操作之外,还要观察患者的病情,将医嘱一项项落实到位。
黔西 就算单是扎针一项,都包含她们学习路上的“血泪史”:手指被药瓶划破是正常事。早期的时候,为了在打针时能够精准地扎到血管,自己的手上会经常多出N个练习的针孔……这些我们头皮发麻的疼痛,早已经成为她们的日常。
此刻,120的电话声突然响起,急诊科的走廊里也发出警报通知各部门紧急行动。按照医院的相关要求,在接到电话后,3分钟内必须出发。
黔西 每当救护车闪着警灯鸣着警笛从医院大门驶出,就意味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,或者说是与生死的较量即将开始。对此,秦静早已准备好氧气袋,等着她的即将是一个生命的营救。
这是发生在付店镇的一起意外事故,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倒在路边,耳朵上还渗有血迹。120到达现场后,她跟医生立即对伤者做了检查,在确认没有生命危险后将伤者抬上了救护车。
救护车在乡下的小路上颠簸一阵,家属在车上也很着急。她一边给病人输上氧气,一边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。司机加快速度,尽快赶回医院。
急诊科,也可以说是医院里最特别的一个科室。因为急诊体现的是一个“急”字。就诊病人病情危急,必须在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抢救,所以这里天天都在上演着与死神赛跑的画面。
黔西 这里24小时不“打烊”,全年照常“营业”。所有的医护人员24小时手机不关机,一年365天都处在随时候命的状态。匆忙的脚步声混着担架车轮滚动声,还夹杂着病人痛苦的呻吟以及病人家属焦急的催促声,这就是急诊科。
我们总说生老病死,悲欢离合。关于疾病和死亡的故事,从事护理工作十年的秦静能连续讲一个月不重样,但在生活中的她,却极少以这个话题作为谈资。
我们以为护士每天和生生死死打交道早已看惯,但其实,谁一生下来就拥有强大的心脏平安365栏目急诊24小时?遇到没能抢救过来的重病患,经手的医护人员常常会很自责,毕竟那是一条鲜活的生命。
黔西 除了这些来自心理上的压力,他们还经常会受到一些外界的威胁。一位急诊科的医生说:“一到晚上,打架斗殴的、醉酒闹事的经常能碰到,稍微不注意就惹恼了他们。急诊科的夜晚都是战战兢兢的,说需要配武器戴头盔上班其实真的不为过。”
记得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夜里,很多医护人员都因值班不能回家跟家人吃个团圆饭。当时送来了一位病人,极度不配合治疗,还打了医生一巴掌。可是呢,即便再生气也要忍着继续给病人缝合伤口,即使再委屈,回家后也要装作若无其事。
黔西 下面这扇门,就是一扇有故事的门。一对夫妻吵架,丈夫恼羞成怒一脚将病房门踹开。还有一位醉酒的患者不仅砸了办公室的打印机,还要动手打医生。遇到难以应对的场面除了报警还要靠医院的保卫。
急诊科白天还不是最忙的,越到深夜,急诊科肩负的任务越重。因为全科室20多人轮换上班,夜间一般只有4个人,这4个人要承担着全县90万人口的急诊任务。因此,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也被誉为全县人民的守夜人。
黔西 救护车时不时的会送来病人,有的是急诊科自己接到电话出诊,有的是从各乡镇送来的危急病人,还有从外地转来的等等。
一位病人表情痛苦地走进急诊科医生的办公室,原来他是胳膊脱臼,疼得说不出话。医生在观看X光片后,让其家属按住病人,三两下就给胳膊恢复原位,瞬间就减轻了病人的痛苦。
还有一位病人骑车摔倒在路边,脚被锋利的石头割开,都能看到里面的肌腱,情况比较危急。急诊科三位医生一起上阵,连续缝合了一个多小时。
黔西 夜晚的时间流逝是变速的,有时缓慢有时匆忙。大家都希望夜里平安无事,希望病人转危为安。可是当铃声刺破夜空,他们必须马上强打精神,披上大褂继续奔走。
黔西 凌晨12点多,一位得了重病的患者从上海的医院送回潢川,可这里毕竟是个县级医院,暂时没有能够治疗这种疾病的科室,只能继续往武汉转诊。就在此时患者本人却有想放弃治疗的念头,旁边的亲人拉住他的手安慰说:“这又不是啥大病,有一点儿希望绝对不能放弃平安365栏目急诊24小时!”
在经过一番协商之后,家人立马带着病人乘坐救护车去了武汉。人在疾病面前总是显得那么脆弱无力,我们只能默默祷告,希望他能斩除病魔。
黔西 很多人可能对医院的救护车不是很了解,所以也就产生了不少误会。据医院介绍,急诊科出院转诊的救护车收费都是有着严格的统一标准,这其中包含车内所配备的医护人员,不会在转诊途中胡乱加价。然而,外界不乏会有“黑车”到处“揽客”。对此,医院方面希望广大患者保持清醒,勿被忽悠。
黔西 夜,越来越深。秦静说,做护士,熬夜换班的年头,10年是起步。青春很短暂,几个夜班就过去了,但熬掉透支的身体,却没办法重新补回来。
失眠、黑眼圈、神经衰弱……这些因作息时间紊乱而导致的症状都能在她们身上寻到踪迹。年轻的时候可以靠精力旺盛撑一撑,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些埋下伏笔的隐患,就渐渐在身体里露出端倪。
作为急诊科的护士,她在聊起她的女儿时,更多的是愧疚。因为经常熬夜,回到家就想睡觉,半夜女儿想上厕所她就很烦很生气。可是,这又怎么能怪女儿呢平安365栏目急诊24小时?后来有一天,女儿就跟她说:“妈妈,以后我半夜再也不上厕所打扰你睡觉了”。不知怎么,这句话说出来心里猛地一酸。
黔西 曾经在一个彻夜未眠的夜班后,早上回家感觉走路都在打漂,洗澡的时候头昏脑涨晕倒在自家卫生间里,头上划了个大口子,最后在医院缝了好几针。不仅仅是她本人受伤,在孩子才两岁大的时候,有一回赶在正月走人家,连上两个夜班。在屋里眼看着孩子摔倒,竟然一点儿没有力气站起来扶。如今孩子额头上浅浅的印记,成了她心中永远的伤疤。
其实当护士身体累是一部分,更重要的是心累。有时候,好心提醒会让患者觉得你有什么目的,上药上疼了还会面临一通指责,急急忙忙地要去护理,半道还有人拦下问东问西,没时间解答就投诉你态度不好……其实不是不想时刻都微笑服务,而是整日整夜的工作在慢慢压垮激情和耐心。
黔西 这是急诊科另外一位护士之前发的朋友圈,请仔细看完!作为一名圈外人,在医院蹲守三天,也逐渐了解到医护人员最真实的工作状态,当我看到这两条内容时,内心也会不禁一颤。是啊,干什么都不容易。
凌晨三点钟,急诊科的走廊今天似乎没有那么繁忙,毕竟这里永远充满着不确定性,谁都不知道下一秒又会发生什么。
稍微闲下来的时候,还要不间断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技能,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。
“哪里有危急哪里就有急诊人,哪里有伤势哪里就是战场!”这是秦静说的一句话。我没有故意去褒贬这个职业,只是真实地记录还原。一条长长的走廊,来去匆匆,时而清静时而繁忙。
护士,一个比想象中更扎心的行业。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选择,或是仍然继续坚守岗位?可能说官方一点,是因为“热爱”和“责任”。
说得直白一点,是病人的一句“谢谢”。当濒临凋谢的生命从他们手里又重新坚强地开出了花,那种感受只有他们才能体会得到。
黔西 护士拥有着“白衣天使”的圣洁称号,而在这群特殊的“绿衣天使”的眼里,这个行业的辛酸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丈夫在外和战友一起保卫国家,而秦静则在家和急诊科的同事们共同守护潢川90万人的生命健康,他们都堪称”勇士“......
【走近】是潢川在线出品的一档图文纪实类栏目,暂定每两周的周二发布一期。旨在通过摄影师的镜头结合文字讲述人物故事或展示社会现象。如果你身边有相关的素材,可与我们取得联系!我们下下周二见!!!
黔西 微信号:hczxbj 、luozheng236593
摄影撰文:罗正 审核定稿:朱国兵
黔西